close

界越複雜,越多人想要過簡單生活,不想看鋪陳太華麗的小說,不想吃擺盤太精緻的大餐,連T-shirt都只想純棉素色就好。這是最近越來越嚮往的生活,過去腦筋裡始終左繞右轉如何包裝在外的形象,我指的不是外在儀容,而是給任何一個我必須交際的對象。還好有人告訴我不要太多太公關的辭彙和想法,自己也花了幾年時間來矯正這些花枝招展的裝飾態度。倒也不是太困難,反而越來越輕鬆、越來越讓眼光放在自己身上的感覺。  

可能過去不太有重心,就像電視專家講的標準服務型人格。當別人有需求時,我就忘了自己有任何立場或有沒有能力足以應付。還好有胃潰瘍,一個塞翁失馬的kuso想法,讓我越來越不強求和為難自己。作簡單的事情,吃簡單的東西,也讓時間過得比任何人都慢一點,生活也舒服一點。

很喜歡翻過中央山脈到花蓮台東看山看海,那裡的山有種很莫名其妙的美,是會讓人發呆的美。就像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翻到爛也津津有味。數不清這幾年走過幾次東海岸,心情好的時候去,心情好也去,這一路上不算太輕鬆,不管開車或搭火車,不過我喜歡這種有點距離且不易得到的美好,它讓人難以接近但卻愛不釋手,所以我不贊成太輕鬆一路到花東,因為這將會有太多人為變數企圖去改變他原本的面貌。這個問題太政治經濟,不符合簡單生活的原則,所以不打算浪費篇幅敲鍵盤,改來談談這次到花東小繞島的收穫。

花蓮,是一個有風景也有人文的迷人地方。你要瘋狂的吃喝玩樂還是享受大自然花千年擺設的風景都可以,重點她是一個有態度和原則的城市,不像那種人擠人、充滿妝感的風景名勝。  

每次來花蓮,我們喜歡待在民宿更勝花大錢的星級飯店。這個比喻就像小吃和餐廳一樣,看你要體驗人情味或是付10%服務費去看擺盤和吃氣氛。就因為住民宿的關係認識了很多在地隱藏版的好景點,用一些城市探險的精神去按圖索驥,總是會有很意外的收穫。

冰冰有禮就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冰店,當初這個毫不起眼的店名,完全無法說服我們捨棄固定造訪的知名泡泡冰,但是聽到民宿主人力薦,還是鼓起勇氣一試。不僅口味讓我們臣服,那天還站在冰櫃前跟這對有理想還要繼續堅持的夫妻閒聊到打烊。老闆從職場退休後回到這個最熟悉的產業,他為我們回憶了一段小時候跟著爸爸製冰賣冰的故事,一個接近失傳的傳統古早式製冰過程和老一輩所言"第一醫生,第二賣冰"的人客熱絡景象,讓老闆講得津津有味,也讓我們在滿口桑葚香回甘的同時一起跌入那個幾十年前的劇情裡。故事我聽完就忘了,但是眼前這對很有意思的老夫妻共同撐起一間冰店的理想始終讓我難忘。店裡菜單上盡是新鮮花果或是或傳統冰店的必備口味,起初不敢相信這些素人口味棉綿冰會有多大吸引力,但是嚐一口後那種值回票價的感覺還是意猶未盡。讓我想起老闆在鳳林那一片洛神花田、為了去苦味而革命奮戰多次的檸檬冰、滿嘴濃郁的香氣的紅豆沙冰棒,只要十塊錢銅板就可以滿足一個大人心裡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對吃冰的渴望。這次的再訪不巧老闆外出,無緣再次感受他健談的活力,不過手上的冰棒還是給我們一直停不下來的笑容。

1123.jpg    

 

個美麗的東海岸有一群人默默在建立一個天然、在地、手作的簡單生活印象。到花蓮台東不再只是太魯閣、三仙台這些在國小課本就出現的不敗景點。第一次接觸到這群人的網絡是從阿之寶手創館,在一條鬧街上的低調手作物品雜貨舖,推開門就可以感受到這是一間創意和生活結合的小世界,賣得不只是商品,架上陳列的全是創意和美感,卻又不像讓人望塵莫及的出世藝術品。離開前在櫃檯巧遇大王菜鋪子的名片,詳讀後讓我一頭栽進這位老闆構想的健康、在地飲食概念。

大王非科班出身,為了這個理念到花蓮為傳統農法的有機耕作盡一份心力,提供一個交易平台來幫助願意堅持這個理念的農夫,所以出現了這個網路宅配的菜鋪子。在地、無毒、當季、手作的飲食概念很符合簡單生活的想法,用最自然的方式讓大地孵育蔬菜果實,減少或避免介入過多人工手段就是維護這個生態平衡的好辦法。一樣認同這個理念的還有味萬田這對好夥伴。

味萬田 LOGO.jpg  

他們在花蓮遇見最適合做豆腐的水質,用自己的方法從大豆裡取得目前最棒的植物性蛋白質。用最健康的態度面對土地給人類的滋養,為的還是日後得以永續發展經營的農作生活。這次也是第二次拜訪,幸運的是有機會邊喝純濃豆漿邊聽老闆分享他一路走來在有機大豆製品這個領域的心得收穫,感覺得到他無私地傾囊想要趁機宣傳心裡那份對於自然農作的信仰,他說有機農業是趨勢,更是維持環境完整生物鏈的必要措施。更舉例,整個有機無毒食品的認證,除了末端產品的檢驗,產地出處更需要嚴格把關。大自然有很多食物鏈存在,從這個角度很容易觀察耕作模式,例如含羞草是最敏感的植物,農家若有使用農藥必然不見他的出現。另外蜘蛛是肉食性動物,也是很明顯的有機指標,如果作物噴灑過殺蟲劑,環境裡沒有菜蟲或其他賴以維生的食物存在,自然不會有蜘蛛的蹤影。這些觀念很簡單,他樂見在花蓮有一群人慢慢在響應這些不太賺錢的事。有機耕作是個緩革命,必須跳脫傳統以經濟取向的農作方式,現代人選擇飲食的觀念也不如以往,文明現象帶來利弊兼得的世界,必須從最根本得生活方式改善起。

DSC_0471(001)(001).jpg 

 DSC_0482(001)(001).jpg     

南走一點剛進台東境內,有個很美卻容易被忽略的淨土,長濱。過去常常在台11線伴著海岸線呼嘯而過,沒有機會轉進這個迷人的小世界。記得那天在花蓮的民宿老闆介紹下,循GPS的指示到了長濱100用餐,這間有刻意打扮的簡餐店開在純樸的卑南部落確實有點突兀,不過他的物超所值和口味確實很有吸引力。用餐期間也跟老闆娘聊了一下,她是平地人,從台北遠嫁到台東,邊聊邊推薦我們飯後繞到長濱山上看看,也建議下次把長濱排到行程裡,山上也有一些很棒的民宿。順著老闆娘的意思我們從長濱市區轉進上山的小路,越往山上爬越讓我們跟老闆娘有同感。當時適逢秋收,山上整片梯田整齊佈滿飽實的稻穗,低頭的樣子就像初次見面的羞澀,停下車我拿起相機抓這些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眼前一台正在整田的耕耘機帶著一群覓食的白鷺鷥跟班在那幾分地見方的農地上來回踱步,這一切的輕鬆愜意根本就是世外桃源的水準。

  

DSC_0612(001)(001).jpg

看看這些稻穗喝著田邊清澈見底的山泉水,可以想見剛剛在山下店裡那碗粒粒飽滿的米飯有多誘人。就因為這次完美的第一印象,隔年帶著像是要見網友那種迫不及待的心情再次上山,也認識了舞木民宿邱大哥夫婦。

要認識一個人或一個地方勢必有個起點,第一次到邱大哥家,不確定是美到令人忘神的金剛山還是人情味,讓我們一直惦記著這個地方。過去我們沒有再訪民宿的經驗,不過今天再到舞木來就像是到長濱看個老朋友一樣,這個朋友不只是邱大哥,還有早上逼你早起的太平洋日出,那段背著太陽向金剛山朝聖的山路,引水道裡一樣清澈的灌溉水跟這裡一切讓人忘憂的佈景。這次還認識一位嬌羞的新朋友,她每個月在滿月後現蹤一週,從遠遠的太平洋海際劃開黑夜,慢慢露出臉來陪著我們過這美好的一晚。有機會來長濱一定要早起看日出,時間適合的話在晚上9點左右還可以看到月升。這些得天獨厚的美景都在倚著金剛山可以望山看海的台東縣長濱鄉。

    

DSC_0778(001)(001).jpg

DSC_0729(001)(001).jpg

民宿經營者似乎都某些特質,特別是離鄉背景選擇到花東曬太陽的一群人,舞木邱大哥是一個。第一次就聊過他催生這間民宿的始末,從心境轉折聊到胼手胝足完成的硬體建設。當年勇於在拚命多年的職場退到長濱的山腳下,這股執著和傻勁實在令人敬佩。邱大哥聊開他的人生,身為菜鳥的我們也嘗試著領略這箇中滋味。所言給自己三個目標然後分階段完成它,其中最困難的不會是錢、不會是人、也不會是時間,是放不下的自己。如今他在這裡喝了三年金剛山分食的泉水,也享受了他自認全台灣最棒的米,除了皮膚黑了點之外無一能讓他後悔。台灣還是有很多少一點噪音、少一點人工,卻多一分寧靜、多一分簡單的快樂天堂。

DSC_0911(001)(001).jpg 

 DSC_0869(001)(001).jpg  DSC_0835(001)(001).jpg  DSC_0833(001)(001).jpg  

次的旅行增加了很多處女行程,就像離開長濱後的下一站我們再回到台9線的鹿野鄉。別說各位陌生,自己也對她沒有太多印象。不過這個距離台東市區約有40分鐘車程的小農村也有一群人默默在為地方特色努力耕耘,也讓這個年輕人口嚴重外移的小鄉鎮重新燃起一些生命力,這給我最大的心得是,一個地方勢必有一些用心的人才能形塑最專一性的人文風格,而人文更是一個鄉鎮很重要的命脈所在。

有一次在電視上偶遇阿度的店創始人,他在節目裡說明如何藉由鐵馬導覽的方式讓大家更認識鹿野。這次回程也特地趕上最後一批導覽團,一群人一起騎著單車在鹿野小鎮閒晃,跟著阿度本人和他工作室的員工說說笑笑的解說和體驗,從在地農產(香蕉、鳳梨、釋迦、茶葉等)說到日據時代的鄉野歷史,再到當年總統御賜的福祿茶,最後活動高潮畫在接近終點的小葉欖仁樹綠色隧道。隧道遠遠的左上方是著名的鹿野高台,右側空出一片飛行傘降落的基地,再望遠一點則是當年日本老兵睹物思情的小富士山。而這片綠色隧道若是騎著鐵馬呼嘯而過,那肯定不會知道她有多吸引人。阿度說這是目前全台最長的小葉欖仁樹圍搭成的隧道,順著早年規劃的棋盤格道路一路緩下坡延伸,午后踩著單車可以不費力地吹著口哨一路順風。不過他卻要我們停下單車,依著指示在隧道邊躺馬路。大大小小在一知半解下躺下身子,眼光自然望向樹葉交織的另一片天空。阿度再說,躺在路邊有三種人,第一是出車禍的、第二是瘋子、最後就是正在享受鹿野的各位。往上看沒有直視太陽的刺眼感,頂起頭往後看有一片類似湖中倒影的倒視圖。很特別的玩鹿野的方法,也很敬佩這個外地人竟然在台東鹿野搭這一座舞台,讓原本沉寂的鄉村熱鬧一些,也有趣一些。

DSC_0032.jpg  

後來到阿尼色弗兒童之家,會有這個行程其實有一段故事。敝家女王在C醫院服務,過去曾經遇過一位年約15~16的癌友,在協助治療的過程中聊到他小時候在這間兒童之家長大,後來經由領養過程得到一對愛他的外國爸媽,現在因病返國就醫。就因為這樣我們知道這間在原住民部落辛苦經營的兒童之家,這次也順道經過參訪。

院方了解來意後很客氣地安排社工員作簡單介紹。目前院方有88位院童,大致是縣內原住民孩童,多數原生家庭無法供給完善的環境給小朋友,所以經由縣政府社工轉介到兒童之家。走在社工後頭,在這個為了彌補家庭缺憾所提供的環境裡,還是有感覺屬於這個年紀應該有的活潑氣氛,只是如此提供的團體生活比照原本該有的家庭生活,心理的溫度或許還是少了些。很驚訝小朋友們把環境秩序維護的這麼井然有序,那跨在牆上曬太陽的棉被、比我房間還整齊的臥室、路過向我們親切問候的小朋友。你們雖然輸在起跑點上,但是希望未來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有充足的動能去面對。社工小姐希望我們幫忙宣傳,目前院方計畫在南投增設分院,繼續為這些少了翅膀的小天使們服務,如果行有餘力,可以每個月1000元認養院童。也歡迎各位不限額資助院方或提供日常必需品,讓小朋友們繼續快樂地長大。

離開前提及在醫院遇到的堅強的小朋友,社工小姐很快回憶起這個可愛的弟弟,就像小學老師談起畢業學生那般親切的熟悉感,只是他已經在去年成為快樂的小天使了。上車後還是有些許遺憾,雖然我未曾謀面,透過轉述知道他後來有個非常愛護他的家庭照顧他到最後,這個結局畫得圓滿,也在我們4天3夜即將結束的行程裡,給了一點點微酸但卻幸福的情緒。

很快會再見的,東海岸。

DSC_0111(001)(001).jpg  DSC_0110(001)(001).jpg  

 

 

Keep Reading

        花蓮縣974壽豐鄉共和村大同路1號

  • 冰冰有禮

        花蓮市節約街39號 (100年10月後結束營業,預計遷址至七堵。)

  • 舞木民宿 

        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真柄47-17號 (需事先預約)

        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光榮路232號

        台東縣卑南鄉賓朗路260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財寫作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